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·k8(国际) - 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张其成:我们家的养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4:18    次浏览

本平台为“张其成国学基金”公众平台 佛家的主旨不是养生,但其中有丰富的养生思想。我们去佛寺,常常会去拜一尊袒胸露腹、喜笑颜开、手携布袋、席地而坐的慈祥胖菩萨,这就是弥勒佛。在供奉弥勒的大殿往往还能看到禅意深远的对联,比如说北京潭柘寺弥勒佛两边对联是: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,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;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殿的楹联是: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,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。这里面就含有了人生智慧、养生智慧,一个是“笑”,一个也是“笑”。“笑”就要豁达、乐观、积极,是发掘自身的正能量。我的父亲——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,总是笑呵呵的,总是跟人竖大拇指,对谁都说:“你很好啊,你搞得好!(工作)”老先生现在八十多岁了,还思维敏捷、红光满面、健步如飞,这就是“笑”能养生的典型例子。反面的例子在我们家也有,比如我的外公——张根桂,他是世传中医“张一帖”的第13代传人,医术很高,很受当地群众的尊敬,然而他有一个心结始终过不去,因为我外公没有儿子继承医术,本来有一个儿子的,因病早夭了,剩下4个女儿都被外公认为不能继承祖业,他眼看着祖传医术无以为继,很抑郁失落,整天愁眉不展,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:此命生来竟若何,前路辛苦后奔波。可怜一对贤夫妇,专为人家养老婆。他觉得没有什么盼头,女儿是帮别人家养的,自己一身好本领没有传人了,人一失望,一抑郁,也就不怎么爱惜身体了,身体状况就会每况愈下,60岁不到我外公就去世了。“容”就是要包容、担待、豁达,是打开胸怀,不狭隘,能放下。唐代的净觉禅师说的:“真如妙体,不离生死之中;圣道玄微,还在色身之内。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;生死性起权住涅槃之处。”一切愁苦都是佛学修炼的起点,这种种烦恼其实蕴含着清净的佛性,而佛性是每个人自身本就具有的,只是被纷扰蒙蔽而已。大肚的布袋和尚能“容”,是因为他有他的担当——度天下人,使大家得圆满、得快乐。这种担当精神和包容能忍常常分不开,这一点在我母亲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,我母亲张舜华用孝顺、坚韧感动了我外公,还坚守着外公定下的规矩:“你要么就不学,要学就学好。学好以后要么不嫁人,要么就找上门女婿,要守规矩。”十几岁就支撑“张一帖”,非常能吃苦,非常孝顺,是当地有名的“孝女香”。我母亲没有系统地修佛,但她天生是一副菩萨心肠,见不得病人受苦,用我母亲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病人叫到我,我就去。”那时候我们兄弟几个都小,母亲常常是背着小孩,带着药箱到外面去给病人诊病,群众给她几句话:“铁打的身体,马不停蹄,上到北京,下跑遍农村。”在那个年代,一个女医生在乡下行医开业非常不容易,我母亲为什么能把“张一帖”发扬光大,她能吃苦、能忍受各种的辛酸,其实这就是“容”——与传承“张一帖”的责任担当并行的包容、豁达、坚韧。(原文刊于《东方早报》2014-1-18)“张其成”微信公众号: 入驻“腾讯新闻”、“搜狐新闻”、“网易新闻”、“天天快报”以及“今日头条”。您可打开以上手机客户端,在“订阅”频道搜索“张其成”,点击关注,即可阅读“张其成”更多原创文章、视频。【张其成国学基金】与您分享中华国学、国医、国艺、国粹更多精彩。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,即可关注噢~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更多好文!